-
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雙碳”目標下,我國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裝機比重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約13.84億千瓦,同比增長20%,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9.6%。煤電逐步從電量型電源向基礎保障型和系統調節型電源轉變,利用小時數顯著下降。據統計,煤電機組的年發電小時數由2015年的5000小時以上降低到2022年的4300小時,未來的發電小時數還將進一步降低,通過單一電量電價無法回收固定成本。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煤電企業...
2023-11-14 -
西藏電力提高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
近日,柴拉直流雙極轉為青海送西藏方式,標志著西藏電網正式進入冬季運行模式。國網西藏電力介紹,今冬明春將首次加強西藏(藏中)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成果應用,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轉變,全力提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不斷提高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多措并舉做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西藏自治區官方此前發布數據稱,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全社會用電量95.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其中制造業用電量增長22.2%。10月...
2023-11-13 -
推動綠電環境價值彰顯 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今年7月,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近期出版的《新型電力系統與新型能源體系》一書闡述了新型電力系統的五大特征,強調電源構成要由化石能源發電為主導向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為主轉變。多措并舉推動綠電環境價值彰顯,促進新能源健康有序發展,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應有之義。綠電環境價值具有三種價格形態綠電環境價值...
2023-11-10 -
今年迎峰度冬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
今年迎峰度冬期間,我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局部面臨一定壓力。國家能源局正提早謀劃部署,多措并舉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今年迎峰度冬電力保供主要有七項部署:一是強化電力供需監測和分析,指導地方和企業做好保供應對;二是保障煤炭產量維持高位,云南等地增加高熱值電煤供應,廣東、海南等氣電大省保障天然氣供應;三是推動電源電網項目加快建設速度;四是充分發揮大電網統籌配置能力,深挖西北、南方等區域余缺互濟潛力,推...
2023-11-09 -
2023電力儲能技術6大發展趨勢
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將是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但大規模地接入具有波動性、間歇性的新能源,將使新型電力系統呈現出高新能源占比、高電力電子化兩個特點,安全穩定性受到影響。儲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手段,能為電網提供靈活性支撐、提供慣量,將重塑電力系統“多端互動、超級融合”的物理形態。近幾年,隨著風電、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中國新能源裝機占比已發展到關卡數字節點,儲能也因此得以快速發展。隨著...
2023-11-08 -
新型電力系統中新型儲能技術發展路線探討
新型儲能是支撐“雙碳”目標實現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規模化儲能應用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標志。目前應用的新型儲能以鋰電池儲能為主,裝機占比超過90%,然而鋰電池儲能在安全性方面存在固有隱患,且相關技術指標難以完全匹配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同時我國鋰礦對外依存度較高,2022年碳酸鋰等主要上游原材料價格漲至2021年同期的5~6倍,嚴重抬高鋰電池成本,制約鋰電池的大規模發展。本文重點對比分析了新型儲...
2023-11-02